螺杆泵憑借其低噪、耐磨損等特性,在石油化工、汙水處理、食品加工等領域廣泛應用。然而,長期運行中若缺乏規範保養,易導致性能下降、泄漏甚至部件損壞。本文將從日常檢查、定期維護及故障預防三個維度,詳細闡述螺杆泵的科學保養方法,助力用戶提升設備管理效率。
一、螺杆泵保養的核心步驟與操作規範
螺杆泵的保養需遵循“預防爲主、修護結合”的原則,涵蓋運行監測、部件維護和故障診斷三大環節。以下是具體操作指南:
1. 日常运行监测与检查
(1)啓動前檢查
润滑系统确认:检查油箱油位是否处于标线范围内,润滑油是否清洁无杂质(建议使用ISO VG68或厂家指定型号)。
密封性檢測:觀察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處是否有滲漏,若發現油漬或液體殘留,需立即停機檢修。
聯軸器狀態:手動盤車檢查聯軸器轉動是否靈活,避免因異物卡阻導致啓動過載。
(2)運行中監測
振動與噪音:使用振動儀檢測泵體振動值(通常應低于4.5mm/s),異常噪音可能預示軸承磨損或螺杆定子間隙過大。
溫度控制:通過紅外測溫槍監測軸承箱溫度(正常範圍≤70℃),若溫度驟升需排查潤滑不足或負載異常。
壓力與流量:記錄進出口壓力表數據,對比額定參數。流量下降可能因過濾器堵塞或螺杆磨損,需及時處理。
(3)停機後維護
清潔泵體表面:清理附著在泵殼上的油汙、粉塵,防止腐蝕性物質侵蝕。
排空介質:若輸送易凝固介質(如瀝青、樹脂),需排空泵腔,避免殘留物硬化損壞轉子。
2. 定期维护与关键部件保养
(1)潤滑管理
換油周期:每運行500小時或每3個月更換一次潤滑油(視工況調整),換油時需清洗油箱底部沈澱物。
轴承润滑:对脂润滑轴承,每200小时补充一次润滑脂(推荐锂基脂NLGI 2级),填充量为轴承腔的1/3~1/2。
(2)密封系統維護
機械密封檢查:每6個月拆解密封組件,檢查動環、靜環的磨損情況,若劃痕深度大于0.1mm需更換。
填料密封調整:填料壓蓋過緊易導致發熱,過松則泄漏,需保持填料函輕微滲液(約1~2滴/分鍾)。
(3)過濾器與管路清潔
入口過濾器:每月清洗一次濾網(目數根據介質黏度選擇),堵塞率大于30%需更換。
出口管路:檢查止回閥、安全閥是否靈敏,防止壓力波動引發水錘效應。
(4)螺杆與定子間隙校准
間隙測量:使用塞尺每半年檢測螺杆與定子襯套的配合間隙,允許偏差≤0.2mm。
磨損修複:若定子內襯橡膠層出現龜裂或剝離,需采用塗層修複或更換定子總成。
(5)聯軸器對中與防護
對中校正:每年進行一次激光對中儀校准,徑向偏差需控制在0.05mm以內。
防護罩檢查:確保聯軸器防護罩固定牢固,避免異物卷入引發安全事故。
3. 常见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理
(1)流量不足或不出液
原因分析:吸入管路漏氣、螺杆磨損、介質黏度過高。
解決方案:緊固法蘭螺栓、更換磨損部件、預熱介質降低黏度。
(2)異常振動與噪音
原因分析:軸承損壞、聯軸器對中偏差、基礎螺栓松動。
解決方案:更換軸承、重新對中、緊固地腳螺栓並加裝減震墊。
(3)溫度異常升高
原因分析:潤滑不足、機械密封摩擦過大、超負荷運行。
解決方案:補充潤滑油、調整密封壓蓋、檢查電機負載是否匹配。
二、保養的價值與長期管理建議
科學規範的保養可將螺杆泵壽命延長30%以上,同時降低能耗5%~10%。建議企業建立設備檔案,記錄每次維護時間、更換部件及故障詳情,並結合物聯網技術加裝振動傳感器和溫度監測模塊,實現預測性維護。
通过系统化保养,螺杆泵不僅能穩定運行于苛刻工況,更能爲企業節省運維成本,創造可持續的生産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