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Q
RY型導熱油泵産品概述:
LQ
RY型導熱油泵在我國載熱體加熱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,已經進入石油、化工、橡膠、塑料、制藥、紡織、印染、築路、食品等各個工業領域,主要用于輸送不含固體顆粒的弱腐性高溫液體,使用溫度≤350℃,是一種理想的熱油循環泵。
LQRY型導熱油泵型号意义:
LQRY型導熱油泵结构特点
LQRY型導熱油泵是本单位消化吸收国外油泵的基础上研制的代产品,基本结构形式为单级单吸悬臂式脚支撑结构,泵的进口为轴向吸入,出口为中心垂直向上,和电机同装于底座上。LQRY型導熱油泵的支撑采用了双端球轴承支撑的结构形式,前端采用润滑油润滑,后端采用润滑脂润滑,中间有一导油管,用以随时观察密封情况和回收导热油。采用自热散热结构,改变了传统的水冷却结构,使结构简单,体积小,节约运行费用,性能好,使用可靠。
LQRY型導熱油泵
(1)采用填料密封和機械密封相結合的形式,填料密封用耐高的填料,具有良好的熱態適應性,而機械密封則采用機械強度高,耐磨性好的硬質合金材料,了高溫情況下的密封性能。
(2)采用第三代聚四氟乙烯(簡稱PTFE)做唇形密封,使密封性能産生了飛躍,比橡膠類密封可靠.注提高25倍,而十腐蝕性能。
LQRY型導熱油泵安装使用:
1.泵安裝的好壞對泵的平穩運行和使用壽命有很重要的影響,所以安裝工作仔細地進行,不得草率行事。
2.泵吸入管的安裝高度、長度和管徑應滿足計算值,力求簡短,減少不必要的損失(如彎頭等)。
3.吸入和吐出管路應有管架,泵不允許承受管路的負荷。
4.安裝地點應足夠寬暢,以方便檢修工作和良好散熱。
5.安裝順序:
(1)將機組放在埋有地腳螺栓的基礎上,在底座與基礎之間放成對墊,作找正用。
(2)松開聯軸器,用水平儀分別放在泵軸和底座上,通過調整楔塊墊使機組至水平,找正後,適當擰緊地腳螺栓,以防走動。
(3)用混凝土灌注底座和地腳螺栓孔。
(4)待混凝土幹固後,檢查底座和地腳螺栓是否有不良或松動等現象,檢查合格後應擰緊地腳螺栓,並重新檢查泵的水平度。
(5)校正泵軸和電機軸的同軸度,在聯軸器外圓上的偏差允許0.1毫米,兩聯軸器平面間的間隙應2~3毫米,在兩聯軸器端面一周上。
(6)在接好管路及確定原動機轉動方向後,再接上聯軸器,並再校核一遍圓的同軸度。
(7)在機組實際試運轉3~4小時後作後檢查,如沒有不良現象則認爲安裝合格。
(8)在安裝過程中爲防止雜物落入機器內,應將機組所有孔眼均蓋好。
(9)泵在開啓前對進出管路進行清洗時,在泵的進口段需加上過濾器,以防雜物進入泵內。
LQRY型導熱油泵拆卸装配:
1.泵的拆卸順序
(1)放淨泵內液體及軸承托架內的潤滑油。
(2)擰電機固定螺栓,將電機搬離底座,拆下兩半聯軸器。
(3)拆下泵蓋聯接,松開軸承座托架螺栓,將泵蓋連同軸承托架和轉子部份一起從泵體內抽出。
(4)擰下葉輪螺母,拆下葉輪。
(5)擰下泵蓋與軸承座螺栓,拆下泵蓋。
(6)擰下右端軸承蓋螺栓,拆去軸承蓋。
(7)拆下軸承擋圈。
(8)將泵軸從軸承座中壓出。
(9)在泵軸壓出軸承和取下機械密封件動環和“0”形圈彈簧(不損壞,無須取下)。
(10)在軸承座內壓出靜環“0"形圈。
2.泵的裝配
泵的裝配順序可按拆卸相反順序進行。拆卸後再裝配時要檢查機械密封件和各零件是否失效,如有失效損壞現象等發生,要換新的備件,安裝時務必小心謹慎,不要敲打,以免.損壞零件。
LQ
RY型導熱油泵使用與維護:
首先泵與管道安裝好後.不論是采用水壓、氣壓,泵的進出口閥門要關閉,方可進行試壓,以防損壞密封件,造成漏油。
1.開機准備
(1)清理現場,擰開軸承座螺絲,加入導熱油作潤滑油。
(2)檢查電機轉向是否與泵旋轉方向一致。
(3)用手搬動聯軸器泵應轉動靈活。
(4)開車前應使用所輸送的導熱油將泵灌滿,以驅除泵中空氣,此時吐出口的管道上閘閥應關閉。
(5)所輸送的導熱油在開車前要均勻加熱、預熱是利用被輸送的導熱油不斷通過泵體進行的。
预热标准:泵壳温度不得低于入口油温40℃,预热速度为5 0℃/时.在开车预热时应将泵支脚上的侧螺母松开0.3~0.5毫米.预热完毕应拧紧。
(6)開車前應檢查基礎及螺栓有無松動,密封是否正常。
2.開機。
(1)全面檢查各項准備工作是否已經完善。
(2)打開各種儀表的開關。
(3)接通電源,當泵達到正常轉速,且儀表顯示出相當壓力後,逐漸打開輸出管路上的閘閥,並調節到需要工況。在輸出管路上的閘閥關閉的情況下.泵連續工作不能3分鍾。
(4)泵初始运行期间,把生产流程中的设备缓缓加热到100~130 ℃,并且保持在该温度下继续运行,脱水脱气到导热油中的水份蒸发,才把设备加热到操作温度。
(5)在初次運行3~4小時,把設備加熱到操作溫度之後關掉油泵,檢查泵軸和電機軸聯軸器的同軸度.泵軸和電機軸偏差應控制在允許範圍內,泵軸用手轉動應輕便靈活和無振動旋轉.如達不到上述要求.應重新進行調整。
(6)開機過程中.要時時注意電動機的功率讀數及振動情況,振動值不0.6毫米,如有異常應停車檢查。
3.維護
(1)泵軸在前端設置有填料箱.密封性能較爲可靠.同時在軸承座中設置有機械密封裝置,因此大量的泄漏不可能出現,而小量的泄漏可以通過泄漏管口排出接收。在開始運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,在經過時間密封面跑合後泄漏將會減少或停止。
(2)輸送介質傳到泵蓋和軸承上的熱量,由泵蓋和軸承座的表面散熱,使軸承座的溫度適應于軸密封性能的溫度。因此選擇泵的安裝位置時,要使泵蓋和軸承座的熱量便于擴散,不出現蓄熱現象。
(3)軸承座中設置有兩個球軸承、靠泵葉輪側的一個球軸承用所輸送的導熱油潤滑,靠聯軸器側的一個球軸承則用高溫潤滑脂潤滑:
每個球軸承在運行3000小時之後,拆下用柴油清洗幹淨後,檢查接觸面是否損壞.如有損壞,換新的軸承。
靠葉輪側的球軸承安裝時,有防塵蓋的一側要朝向葉輪安裝,開機前注入導熱油潤滑。
靠聯軸器側的球軸承,用複合鈣基高溫潤滑脂(ZFG-4),該軸承重新安裝時,有防塵蓋的一側同樣要朝向葉輪側安裝,安裝時充填潤滑脂(約1/2球軸承與殼體的空間)。
在軸承運行48小時後,要用潤滑脂槍向軸承蓋上的壓注油杯注入補充潤滑脂。
(4)不許用輸入管上的閘閥調節流量,避免産生氣蝕。
(5)泵不宜低于30%設計流量下連續運轉,如果在該條件下運轉,則應在出口裝旁通管,且使流量達到上述小值以上。
(6)經常檢查地腳螺栓的松動情況,泵殼溫度與入口溫度是否一致,出口壓力表的波動情況和泵的與辰動情況。
(7)注意泵運行有無雜音,如發現異常狀態時,應及時處理。
4.停機
(1)切斷電源。
(2)將泵內液體放空.清洗且應定期把葉輪旋轉180°以防止軸變形,直到泵體冷卻爲止。